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电 (朱贺 卢诗纯)“妄图切割两岸历史文化关联,是民进党‘谋独’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其蛊惑欺骗下,部分台湾青年缺少中华文化常识,令人痛心。”北京联合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朱松岭18日在北京一场活动上指出,目前急需向台湾青年讲明两岸密不可分的历史文化联结。
当天,台湾作家范文议在台湾会馆举行《谁说台湾不是中国的》新书发布会。此活动由全国台联文宣部主办,北京市台联、九州出版社、台海出版社协办,邀请朱松岭等大陆专家、业界人士围绕两岸文化纽带展开对谈。
国家民委中国民族语言文字应用研究院研究员叶昌元在谈及文字时认为,两岸都在使用的汉字显示了共同的文化基因。甚至台湾沿用至今的注音符号,也都是从汉字中提取而来。他还提及曾主持安阳殷墟甲骨文发掘工作、享誉两岸的甲骨学家董作宾。20世纪40年代末,董随大批文物前往台湾,继续著书立说。叶昌元说,正因有这样功底深厚的学者,才令甲骨文等文化研究在台湾传承不息,“这个功底,我认为就源于中华文化的基因”。
《诗说台湾》的作者赵国明从诗词角度分析,认为中华传统诗词在台湾展现出独特艺术魅力,中华文化基因也规范了台湾诗词文学发展的方向、内涵和风格。
他谈到,曾率族人移居、开发澎湖的唐代官员施肩吾,在诗中描绘了当地热闹的市井风貌,被史学家连横写入《台湾通史》,“鬼市盐水,足写当时之景象”;元代诗人屠性的《送人赴彭湖巡检》,印证了当时开设澎湖巡检司的史实;明清大量大陆文人入台,使台湾诗社得以勃兴;日本殖民统治时期,不少台湾诗人更以诗词为武器,坚守中华文化根脉。
著名出版人江乐兴介绍了两岸持续数十年的图书出版交流情况:正在台北举行的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今年已至第20届,19年来已实现两岸图书贸易采购约7亿元人民币,达成两岸版权贸易和合作项目逾4000项。
“两岸出版物各有千秋,大陆有市场,台湾有创意,所以我们紧紧拥抱彼此。”他说,出版人士跨海奔波、坦诚合作,已成两岸文化领域良好互动的典范,更体现出彼此对中华文化丰富内涵的挖掘和重现。(完) 【编辑:杨亚龙】 新闻结尾
欧美草草操在线视频,带你领略全球流行舞蹈风潮与激情碰撞,释放内心的无限可能!的相关文章
解放军南部战区位中国黄岩岛附近海空域进行例行性演训活动的相关文章
湖北将迎大风降温天气 平均气温局地降逾10℃
中美各界人士共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稳定A股新工具正式启动!5000亿规模落地,只能用于投资股市!
山东省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宫权接受审查调查
聚焦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 业界人士冀两岸共同成为“领先者”
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持续扩大(国际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