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央广时评】中国春节申遗成功 读懂蕴藏其间的价值与希冀
12月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虽然按照中国传统历法,正月初一是春节,是新一年的开始,但实际上,从年前的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都是“春节时间”。贴春联、吃饺子、打年糕、逛庙会、除夕守岁、拜年祭祀……东西南北中、街头巷尾乡村,辛劳一年的人们醉心于营造“年味”、共享“年味”,在爆竹声声中辞旧迎新,许下对新年的美好愿望。
春节是万家团圆、共享天伦的美好时分。“回家过年”是中国人春节亘古不变的主题。临近年关,不管身在何方,人们都要跨越山海向家奔赴,回到温暖的小家,更回到精神的家园故土、文化原乡。沉浸在春节深厚的文化底蕴中,有我们对天地的敬畏、对先人的敬仰,尽情释放我们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福。承载这些文化内涵的民俗生活方式,虽然会随着时代变迁而发生形式上的转化,但刻在我们骨子里、融入我们血脉基因中对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理念、情感的自豪与热爱从未改变,并不断激励人们为明天的美好继续奋斗。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春节从被多个国家和地区列为法定节假日,到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再到此次申遗成功,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这一现象背后,是当人们面对这个世界的矛盾冲突和各种不确定性时,春节所展现出的人们追求未来生活其乐融融、安定和谐的愿望。我们希望中国春节和春节文化能够增进更多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国家开展对话、交流、沟通,在理解、尊重中凝聚起更多力量,共同应对和平发展道路上的挑战,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春节申遗成功,无疑为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开启了一个新天地。我们要珍视这个宝贵的文化遗产资源,在传承中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增益于人类福祉。(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莫洁) 【编辑:史词】 新闻结尾
福利婷婷久:在幸福的生活中,我们共同分享爱的温暖与快乐时光!的相关文章
(中国新貌)网文“出海”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新窗口的相关文章
柏人城遗址“白人”刀币印证赵国与多国存在金属贸易
冯远征:与世界对话 要“京味儿”戏也要外国戏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大足石刻:科技破解文保难题,数字赋能文旅升级
搬迁需求主导三季度北京办公楼租赁市场,零售地产市场租金趋稳
新中国成立75周年矿产勘查成就展开幕
美方再向台湾地区提供武器 中方:“以武助独”必将引火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