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据微信公众号“广州人大”12月6日消息,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24年9月27日通过的《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业经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于2024年11月28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24年12月30日起施行。
《规定》共8章55条,对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维修、登记、通行、停放、充电等管理环节作了全面规定,对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责及电动自行车经营者、外卖即时配送等企业的义务和责任作了规定。
《规定》明确,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超过十五公里,禁止以手持方式使用通讯工具、浏览电子设备以及吸烟、饮食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禁止电动自行车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内环路及其放射线、过江隧道、人行道,未设置独立非机动车道的路肩、桥梁、隧道、高架路、立交桥以及其他禁止通行的道路行驶。市、区人民政府可以依法对电动自行车限制、禁止通行的道路作出规定。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过交通技术监控记录的电动自行车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应当通知电动自行车所有人在规定期限内接受调查、处理;电动自行车所有人将电动自行车交由他人驾驶的,应当告知驾驶人接受调查、处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使用符合规定的测速仪等设备,收集、固定电动自行车超速行驶等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证据。
电动自行车有三次以上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记录,所有人、驾驶人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通知后拒不接受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车辆。对一个星期内有闯红灯、超速行驶、逆向行驶等三次以上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骑手,企业要实行派单管控。
物业服务人对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行为未劝阻、制止,或者未及时报告的,由消防救援机构或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按照职权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物业服务人为单位的,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物业服务人为个人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规定》还明确,市人民政府根据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状况和发展导向,综合考虑交通出行合理需求,可以对电动自行车实行总量控制。同时,交通运输、公安机关交通管理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结合电动自行车通行特点,在道路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设置非机动车道,完善非机动车信号灯、标志标线等交通设施。新建、扩建道路,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相关规范设置非机动车道。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截至2024年9月,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数量为540万辆,目前仍以每天上牌约4000辆、每月上牌约10万辆的速度增长。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的激增,电动自行车违法乱象日益凸显,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城市有序运行。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广州市公安交警部门每年查处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都超过100万宗。2023年以来,因电动自行车超速造成的交通事故高达1500多起,导致数百人受伤、数十人死亡。各大医院创伤骨科患者中的60%至80%,都是因电动自行车超速等交通意外造成的。2024年6月至8月,两个月间广州就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近300起。(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实习生 汪健) 【编辑:李岩】 新闻结尾
尽享生活乐趣,带你体验番茄社区app下载最新官网版的魅力与便利!的相关文章
金秋时节 新疆库尔德宁紫菊花开漫山野的相关文章
台风过后东海开渔 浙江象山渔嫂:大自然会馈赠渔民兄弟
自然资源部:多路径推动盘活存量闲置土地
穿越过去与未来 探秘丽水摄影的“多重宇宙”
四川成都:首个公交TOD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亮相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学习新语·非遗|“年轻一代要很好培养,更好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