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3D打印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但你能想象用这种方法打印器官吗?在正在举办的第26届高交会上,全球首个类器官3D打印机就亮相了,我们一起去一探究竟。
总台央视记者 张春玲:这是本届高交会上全新亮相的,由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成果转化的全球首个3D类器官打印机。我手上的样品就是由人工培育的心脏细胞和相关的材料通过这台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未来这样的技术可以应用在药物开发、精准医疗、再生医学等多个领域。
类器官是利用干细胞技术经体外三维培养形成的微型组织,通常由多种细胞类型组成。类器官能够最大程度模拟体内真实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具有广泛的医学应用前景。就像我们的打印机需要墨水,生物打印机需要的是生物墨水,它们由细胞、培养细胞生长的生物水凝胶,以及营养因子构成。它们经过生物打印机的打印,还能保持细胞的活性。打印精度可以达到0.05微升,也就是直径两三百微米。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生物智能制造和活体打印研发中心副主任 陈建伟:可以替换和修复部分受损器官,我们也还在探索用体外制造人类器官来生产这种生命活性物质,比如一些肝的类器官,生产这种类似白蛋白之类的物质。
全球首个类器官3D打印机,是清华大学团队20年的科研成果,通过跨学科交叉研究一步步实现了工程落地,目前正处在临床科研阶段。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生物智能制造和活体打印研发中心副主任陈建伟:我们也想把这些技术真正去进行产业落地,能够真正惠及每一个人。(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梁异】 新闻结尾
畅享狐狸视频app污版,带你领略别样精彩,体验无限乐趣与激情!的相关文章
中国驻东京旅游办事处代表中国参展“2024日本国际旅游博览会”的相关文章
海祭妈祖祈福大典福建湄洲岛举行 纪念妈祖羽化升天1037周年
习近平会见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外方嘉宾
第四届全国体校校长论坛:共绘青少年体育发展蓝图
从“面朝大地”到面向大众:王巍考古新著亮相天府书展
“难老难能——张难先事迹特展” 在辛亥革命纪念馆开幕
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在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