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中新网南宁11月4日电(记者 黄艳梅)广西民族大学校长韦仕珍3日称,广西民族大学以东南亚非通用语专业特色优势为基础,构建起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相互支撑的东盟学科群,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非通用语人才,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广西民族大学非通用语专业建设与发展60周年纪念大会当日举行。据介绍,广西民族大学现开设有越南语、老挝语、泰语、柬埔寨语等7个东盟国家语种本科专业以及亚非语言文学、泰语笔译、越南语口译等5个硕士专业,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是中国首批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等。
因应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东南亚语种专业人才成为海内外人才市场“香饽饽”。借助与东盟地缘相近、文化相通的优势,广西高校积极开展与东盟国家的教育合作,共同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培养国际型复合人才,广西已成为在国内外颇具知名度的东南亚语种人才培养基地。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总工程师朱厚岩称,近年来,广西与东盟国家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日益密切,该部门和广西民族大学合作开展了中国—东盟语料库建设。广西正着力打造成为东盟数字人才汇聚的首选地、数字产业创新发展成果的转化地、宜居宜业的人才生态典范地。(完) 【编辑:张子怡】 新闻结尾
❤️爱情岛亚洲论坛在线观看:解锁恋爱秘籍,畅游情感世界的秘密!的相关文章
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持续扩大(国际视点)的相关文章
从教育、绿色发展到全球化合作,国际人士点赞中国式现代化丨世界观
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举办“百团汇演·礼赞长江”优秀群众文艺团队展演
特斯拉无人驾驶出租车和机器人“擎天柱”等亮相
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50周年 华大启动《忆嘉庚》系列短视频首映
香港、澳门特区政府举行升旗仪式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防沙治沙、还湿于地 绿色之变给黄河之源带来些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