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当地时间10月2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消息称结束了反补贴调查,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最终反补贴税。联合国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院创始人、巴基斯坦专家凯瑟·纳瓦布在中国日报网撰文称,欧盟本应采取更加平衡的战略,为欧洲消费者和企业提供更多选择。
欧盟加征关税害人害己
文章指出,近年来,中国企业在电动汽车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在价格、电池效率和自动驾驶领域都具有优势。作为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比亚迪、蔚来和小鹏汽车不仅在价格上具有竞争力,设计和软件水平也大幅提升,进一步推动了全球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这些中国车企自主创新,让更广泛的消费群体用上了电动汽车,同时满足了环保目标和经济需求,无疑有助于欧洲实现净零排放目标。
对于欧洲而言,从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可以加快普及电动汽车、加速实现气候目标、激发本土汽车制造商的创新热情。中国电动汽车企业以较低成本大规模生产高品质汽车,有助于欧洲缓解新排放标准和持续通胀带来的压力。正如美国智库荣鼎咨询所指出的,全球汽车供应链已经为适应新技术而进行调整,在此背景下,限制中国电动汽车的进入将让欧洲错失重大机遇,并且可能阻碍其技术发展。
若欧盟采取类似于美国的限制措施,可能会损害欧洲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的利益。限制从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将迫使欧洲制造商依赖价格较高的供应商,导致整个行业成本上升。与此同时,欧洲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将受到影响。此外,电动汽车在欧洲的推广速度或将减缓,当地市场的竞争力也将下降。相较于高收入买家,那些中等收入消费者首当其冲,他们在电动汽车市场的选择本就有限。
同中国加强合作至关重要
文章进一步分析称,美国对全球汽车供应链的所作所为加剧了“技术冷战”,导致市场四分五裂,影响了协同创新。欧盟应该奉行更加开放的贸易政策,将自身定位为合作桥梁而非竞争推手,避免重蹈美国覆辙。
欧盟迫切需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因此同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合作可谓至关重要。欧盟可以从兼顾环境效益和技术发展的务实合作中受益。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研发了高效的电池技术、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和电动汽车生产系统,这些或许正是欧洲实现环保目标的宝贵资源。
文章最后强调,欧洲不应该采取限制措施,而应当落实更加平衡的战略,合理吸纳中国的技术,为欧洲消费者营造一个具有竞争活力的市场。(中国日报网) 【编辑:梁异】 新闻结尾
❌粗大🔞挺进㊙️亲女小蕾的嫩,而她在温暖的阳光下轻声吟唱着属于她的故事与心声的相关文章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丨帕提姑·尼亚孜追梦路上不孤单的相关文章
外交部:中国总理时隔11年再次访问巴基斯坦 主要取得三方面积极成果
蓝厅观察丨联合国高官点赞中国电动汽车发展 绿色转型让世界获益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项目(2024—2028年)启动
两部门提早组织开展2024-2025年度全国受灾群众冬春救助工作
金秋时节 全国各地洋溢丰收喜悦
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峰会在沪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