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中新网10月23日电 民政部23日举行“民政这五年”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民政部社会救助司副司长许昀在会上表示,《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为做好新时代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许昀强调,防止返贫致贫是基本民生保障的底线目标,是民政部门履行兜底民生保障职责的重要任务,是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
许昀介绍,下一步,民政部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健全完善、迭代升级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为根本,以“保基本、防风险、促发展”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分层分类帮扶制度,着力构建城乡统筹、分层分类的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体系。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加强低收入人口认定工作。落实分层分类要求,在精准认定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的同时,持续做好低保边缘家庭和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工作,优化完善审核确认程序,实现低收入人口“一次申请、一次审核、分类认定、一门入库”,在减轻基层负担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低收入人口认定的精准度。
二是深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拓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功能运用,扩大监测范围,将更多存在现实困难和潜在风险的人员纳入动态监测,强化分层管理,加强风险预警。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发挥“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作用,确保对困难群众做到早发现、早救助、早帮扶。
三是优化完善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政策措施。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在强化兜底保障的同时,会同相关部门完善低收入人口就业救助、产业帮扶等发展性政策措施,创造条件促进低收入人口增收。打好政策组合拳,加快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完善临时救助政策,落实低保渐退、就业成本扣减等政策,建立促进有条件的低收入人口增强劳动就业意愿的机制,激发其依靠自身努力脱困解困的内生动力。
四是建立完善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闭环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民政部门统一认定低收入人口,信息分层管理、因需推送、分类救助、结果反馈的闭环运行机制,进一步夯实部门责任,增强工作合力,实现救助帮扶流程可跟踪、救助帮扶结果有反馈,形成弱有众扶的“一张幸福清单”。 【编辑:田博群】 新闻结尾
安妮海瑟薇:从银幕女神到时尚领袖,揭秘她的多彩人生与才华之路的相关文章
百年古树成摇钱树 广州增城“乌榄之乡”打榄正当时的相关文章
外媒:泽连斯基将于下周访美 与拜登和哈里斯会面
新疆阿勒泰:秋染红叶林 成群牛羊林间漫步
数据看变迁 | 75年来“小”蜡烛闯开海外“大”市场
普京签署秋季征兵令 征兵13.3万人
重庆市首条常态化无人机邮路开通
中国将向黎巴嫩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