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中新社北京11月8日电 (记者 李京泽 梁晓辉)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8日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增加“先考古、后出让”制度,明确有关区域在土地出让或者划拨前应当先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减少考古发掘对建设工程的影响。
据悉,文物保护法自1982年11月颁布实施以来,历经1次修订和5次修正,此番再次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将于2025年3月1日起施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梁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增加对特定种类文物的保护规定。其在总则增加规定,对与中国共产党各个历史时期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和伟大建党精神等有关的文物,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保护。
同时,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加强对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力度,明确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由县级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门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明确管理责任人,并增加相应的许可制度。
此外,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还增加文物的定义,并将一些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上升为法律,增加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规划、地下文物埋藏区和水下文物保护区制度;增加“先调查、后建设”制度,明确未经调查,任何单位不得开工建设,防止建设性破坏;增加“先考古、后出让”制度,明确有关区域在土地出让或者划拨前应当先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减少考古发掘对建设工程的影响。
同时,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强化政府责任,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应将文物保护事业所需经费列入本级预算,确保文物保护事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完) 【编辑:田博群】 新闻结尾
❌闲云被旅行者㊙️X,带你领略不同的人生风景,体验各地特色文化的奇妙旅程!的相关文章
喝下这副“电子中药”,民乐青年也新潮的相关文章
国庆假期,为何博物馆那么“热”?
福建宁化:长征精神是我们的“传家宝”
(经济观察)优化资源配置 A股上市公司谋“新组合”
全国政协十四届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 王沪宁出席
管涛:近期人民币升值有市场基础 未来将双向波动
升级版中国—东盟自贸区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