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编者按:逐“绿”前行,“碳”出新路,细微之处,万象纷呈。央广网江苏频道特别策划推出系列报道,派出记者深入“风光”资源得天独厚的江苏大丰港经济开发区,生动呈现大丰港零碳产业园建设之路,向内深化改革,勇立绿色发展潮头的探索之路。
央广网盐城11月11日消息(记者王姝姝)一辆车在盐城车企生产线下线,与上千辆汽车集中“搭车”来到江苏盐城港大丰港区汽车码头,转乘轮船组团出海。
10月初,4000多辆悦达起亚商品车“集结”码头整装出发,跨越海洋展开新旅程。截至10月,今年盐城港大丰港区出口商品车已突破3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3%,出口金额约人民币46亿元。
不远处的大丰港粮食码头,亚洲最长的散粮气垫输送机在此运行。成吨的粮食不再是由货车装运,而是经漏斗平稳着陆在散粮气垫输送机上,被运至筒仓内。该项目由4条气垫输送机、3座转运站等组成,全长5049米,最大作业能力达1600吨/小时。粮食进港后储存在巨型筒仓内,再由内河码头运输,逆流而上进入腹地。
在大丰港区,不仅能看到一辆新车、百米叶片“扬帆出海”,也能看到一粒粮食如何进港,众多集装箱在此中转。
大丰港区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也是江苏沿海开发的重要节点,港区依托临港产业形成综合性物流体系,以集装箱、煤炭、粮油、汽车滚装等运输为主,发挥海港内河联运优势。
要操作码头的“庞然大物”,其实是件精细活。记者在现场看到,堆场除了来往的卡车和堆放的集装箱,几乎看不到一位工作人员。所有的操作都在一座二层小楼内完成。
在中控室里,年轻工作人员盯着电脑屏幕,就可以远程控制自动化轨道吊,左右开弓操作手柄,轻轻点击按钮,与一辆辆入场卡车司机“协同”完成集装箱“一键落地”的精准操作。一个人同时操作6台自动化轨道吊,抓箱、落箱不过眨眼之间。
据了解,传统人工操作需要上下攀爬20米的设备,一旦遇到恶劣天气,难度更是增加不少。“一对多”的设备远程监管不仅使得作业效率大幅提升,精确的数字也更能保障安全。5G、自动化控制……科技就是生产力在此刻被具象化。
20多年前大丰港组建时,仅有一辆旧桑塔纳、35万元启动资金。曾经的荒滩艰难打下第一根桩的场景似乎还在眼前。如今的港区,无数“中国制造”从这里启航出海,海外与内陆因这里连接。全球首创装配式码头一体化绿色智能筑港机在此落地,创下单船装载风电设备最高、单船装载叶片最多的纪录……亿吨大港的梦想正在实现。 【编辑:梁异】 新闻结尾
精品久久九九九久久久久国产,传承经典,感受时尚魅力,点亮你的生活新方式!的相关文章
文旅部:前三季度预计入境旅游人次0.95亿 同比增长55.4%的相关文章
50余位台胞福建泉州体验“金漆拓福”
增值税发票显示:中国国庆假期消费市场活力足
李家超:明年香港将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活动
从“造不了”到“中国新质造” 中国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胡拥军36载巡边放牧情系牧民书写忠诚
探索太空跟我们普通人竟然有这些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