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中新社北京11月1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11月1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中国秋粮收购全面展开,截至目前,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超4000万吨,其中中晚稻收购超2300万吨,收购进度符合预期,市场运行平稳。专家认为,当前国际市场大米价格下跌,对国内市场影响较小。
稻谷是第一口粮品种,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30%。当前正值秋粮上市季,各界普遍关注中晚稻市场变化。近日,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邀请稻谷生产、加工、贸易等各环节主体和研究机构人员召开新季中晚稻产销形势分析会,研判新季中晚稻价格走势。
与会专家对后期国内稻谷市场总体持较为乐观的预期,预计新季中晚稻价格总体上将平稳运行、优质优价。首先,新季中晚稻价格有底可托,2024年中国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吨2580元(人民币,下同)和每吨2620元。新季中晚稻已全面上市,收购正由南到北有序展开,各主产省稳步推进收购顺畅,10月以来各级储备也已启动收购,收购进度符合预期,市场运行平稳。此外,中国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以来,各地稻谷品质不断提升,优质稻谷价格明显高于普通品种。
与会人员认为,由于印度放松大米出口限制,国际市场大米供给由偏紧转为宽松,导致国际市场大米价格下跌,此情况对国内市场影响较小。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高级分析师程敏表示,从当前情况看,国际市场大米价格对国内稻米市场影响有限。一是国际市场大米价格虽有回落,但越南等部分主要进口来源国的大米进口完税成本依然高于国内同品质大米价格,企业缺乏增加采购积极性。监测显示,10月以来,越南5%破碎率大米进口完税成本比南方销区国产早籼米价格每吨高300元以上。二是中国对国际大米市场的依赖程度较低,近5年进口大米占中国稻谷消费的比重均值不到3%,今年以来累计进口大米98万吨,同比减少54%,占国内消费比不到1%。(完) 【编辑:李润泽】 新闻结尾
懂事的好女儿五中字免费,暖心故事让亲情更加浓厚,分享家庭的点滴温馨与感动。的相关文章
“巴西文化人士中国行”在京启动的相关文章
宁夏银川启动秋季高校毕业生双选会 打响“就业攻坚战”
10月12日央行开展232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我国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 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哈马斯指责以色列阻止谈判 黎巴嫩真主党袭击海法
中国粤东地区规模最大综合高铁枢纽——新建汕头站一期站房正式启用
中外摄影师走进浙江丽水古堰画乡 感受自然人文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