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中新网南京11月6日电(记者 徐珊珊)5日至6日,“2024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在南京举行。研讨会期间举办的“数智化转型助推高等教育新质生产力发展”主题峰会上,相关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围绕高校数智化发展新趋势进行分享和交流,共探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曾德华在致辞中表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教育行业的数智化转型将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未来,教育部将积极推动教育行业“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探索高等教育数智化转型的新路径、新模式。
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使得高校数字化转型面临多重挑战。东南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胡轶宁指出,智能IP网络助力东南大学智慧校园建设。在实践中,东南大学建设了采用极简架构、低碳智能的有线网络与具有流畅体验、全校覆盖的无线网络,并基于系列化多业务控制网关产品(BRAS)实现了校园网的精细化运营与智能网络运维、调优,建立了全国领先的AI算力平台,最终打造出完善的校园多业务承载网,实现“以网络强基、以数据治学、云网安维、止于‘智’善”的效果。
“数智技术已成为驱动教育行业创新与发展的引领力量。”华为公共事业军团副总裁赵祎鑫说,在全面智能化战略指引下,华为将持续加强关键技术和场景化解决方案创新,加速教育行业的智能化,助力中国教育事业走向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推动全球教育的数字化转型,缩小全球数字鸿沟。新一代系列化多业务控制网关产品(BRAS)在会上公布,助力高校实现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
上海理工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李筠认为,高校数智化转型应当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上海理工大学围绕“数字上理”智慧校园顶层设计规划,建立以校级办事流程为基础、覆盖PC端与移动端的“一网通办”,实现以数据驱动统管、通办,同时建设支持混合式弹性教学、覆盖不同教学场景所需的“一网畅学平台”,打造出共建、共治、共享的智慧校园模式。(完) 【编辑:邵婉云】 新闻结尾
在古文古中畅享爽⋯好舒⋯高H的文化之美,与经典对话,感受其中的无限魅力与深邃内涵。的相关文章
中国建设银行举办“岁岁重阳” 首届“健养安”养老金融产品服务推介会的相关文章
从0到1,他做了什么让6G不再“高不可攀”?
国庆假期湖北惠民举措推动市场供需两旺
GS1国际标准助中国医疗器械管理实现“一码通”
国家数据局: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有章可循
深圳理工大学揭牌成立
海内外人士山东曲阜纪念孔子诞辰257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