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中新网11月12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印发《关于切实抓牢幼儿园和小学近视防控关键阶段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前移防控关口,抓牢幼儿园和小学近视防控关键阶段防控工作,有效减少幼儿和小学生近视发生。
《通知》作出八项部署。一是创造条件保障充足户外活动时间。鼓励幼儿园老师和家长带领幼儿参加以游戏为主的户外活动和适宜的体育运动,确保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有序组织和督促小学生课间到室外活动或远眺,增加校内体育锻炼时间。鼓励小学在教室门口或公共区域设置“微活动区”。
二是着力改变家长重治轻防观念。指导幼儿园、小学发挥家长会、家委会和家长学校作用,面向家长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提升家庭近视防控意识。指导家长为幼儿和小学生创造良好的居家视觉环境,提高对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监管意识。指导家长引导孩子多去户外活动,配合学校开展视力监测等工作。
三是深化落实“六个一”近视防控要求。在每所小学推进落实“每班张贴一张标准对数视力表、小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一次眼保健操、每月开展一次班级内视力自测、每季度开展一次近视防控科普宣教活动、每学期初开展一次专题部署、每年跟踪对比分析一次全校学生视力状况”等“六个一”近视防控要求。
四是主动改善视觉环境。学校采购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为小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校园环境。全面深入实施“学校明亮工程”,严格按照标准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使用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
五是有针对性加强视力健康教育。小学通过健康教育课程或主题班会等形式,将近视防控知识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鼓励小学在有条件的幼儿园和小学建立眼健康科普宣教区或科普长廊。鼓励班级设立学生视力健康委员等班级近视防控专门岗位。
六是强化视力监测预警作用。幼儿园落实幼儿健康检查制度,每半年检测一次幼儿视力。小学严格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每学期两次学生视力监测制度。幼儿园和小学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和小学生的视力异常情况。医疗卫生机构为视力监测结果异常的幼儿和小学生提供进一步诊断和针对性咨询指导。监测远视储备量,对远视储备消耗过早过快的幼儿和小学生进行预警提醒。
七是落实“双减”政策。强化教学管理,严禁小学超前教学和超纲教学。严格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线上培训机构每课时不超过3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幼儿园科学做好入园准备教育,在游戏和生活中培养幼儿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入园所需的关键素质。小学落实课后服务、作业管理和考试管理要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八是深化落实“五项”管理。深入落实小学生手机、睡眠、作业、读物和体质管理。引导幼儿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引导小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做好幼儿和小学生睡眠管理,保证幼儿每天睡眠时间10小时以上,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达到10小时。 【编辑:史词】 新闻结尾
尽情畅享绘画乐趣,欢迎访问歪歪画漫免费首页登录,开启你的创作之旅!的相关文章
有意思的中国节|这个花竟是重阳的“流行花”?的相关文章
台胞“登陆”创餐饮品牌 冀台湾美食再出新
中非文明的双向奔赴 长江与尼罗河汇水仪式在重庆涪陵举行
重庆綦江举行米粉技艺擂台赛 40余位厨师一争高下
“疆电外送”第四通道电源项目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开工
海信AI电视E7N正式发布 首发价5499元起
拟禁中国联网汽车软硬件,美国对华歧视性做法“损人不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