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开展宪法志愿讲解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蒲晓磊
□ 见习记者 刘琳
12月2日下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一堂“宪法课”在这里开讲。
“1982年12月4日,就在我们身后的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
“2018年3月17日,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面对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面对13亿多人民,庄严进行宪法宣誓。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最高领导人首次进行宪法宣誓。”
听到志愿者的介绍,现场观众纷纷看向见证了无数重大历史时刻的万人大礼堂。
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本周是“宪法宣传周”,今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也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70周年。值此之际,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澳门基本法委员会工作人员组成的宪法志愿讲解团队,向参观人民大会堂的群众现场讲解“新中国宪法70周年”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的故事。
“选择在人民大会堂为大家讲解宪法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因为我们相信来人民大会堂参观的在座各位,对我们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十分感兴趣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工作人员杨艺荣说。
为了让参观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国宪法故事、中国人大故事,志愿讲解团队还通过现场播放视频的方式,向观众展现更多珍贵史料和生动细节。
一段历史,让参观群众在时代脉搏中感悟宪法精神。
“走进人民大会堂,庄严感油然而生,就像宪法一样,给我莫大的安全感。今天讲解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1954年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时,全国共有1.5亿多人参加了‘五四宪法’草案大讨论,这在世界制宪史上都十分罕见的。而且,那个时候还没有人民大会堂呢!”来自海南的小学生符妙璇说。
一个故事,让参观群众“零距离”接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现场播放的视频中,我看到了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她倡导并推动了‘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这不仅加深了我对宪法的认识,也让我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来自四川的中学生姜皓月说。
一份礼物,把民主法治精神传递给更多人。
此次讲解以分批次滚动式的方式进行,每节课的听众席都座无虚席。每节课后,志愿讲解团队还给现场观众赠送一份特殊的小礼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单行本。
“希望大家把宪法单行本带回去,有空的时候翻一翻、读一读。希望我们今天这样一个小活动,能够拉近大家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我国宪法的距离,期待大家能够把民主和法治精神传递给身边的人,感受党领导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增强制度自信、法治自信。”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工作人员唐亚说。
人民大会堂里,参观群众络绎不绝。听完“宪法课”的群众,纷纷将红彤彤的宪法单行本举在胸前合影留念,记录下这个重要时刻。 【编辑:刘阳禾】 新闻结尾
新澳门今晚开特马开奖结果124期:解析开奖热门趋势与投注策略,助您好运连连!的相关文章
新中国成立75周年 西藏山南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相关文章
多家跨国巨头高层:长期看好中国市场
前9月广州海关共监管开行进出口中欧班列315列
在希望的田野上丨新型农机已上线 助力秋收好“丰”景
从不毛之地到绿意盎然 山西右玉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乡村振兴
中国驻纽约总领馆举行国庆75周年招待会
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对申通快递进行安全生产行政约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