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中新网上海11月12日电 (记者 陈静)“联合国糖尿病日”将至,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彭永德12日接受记者采访表示,糖尿病患者若感染带状疱疹,其血糖控制会变得更加困难。相较于健康人群,他们更容易出现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且疼痛感受更为剧烈。
关于包括糖尿病人在内的慢病人群是否可以接种疫苗?彭永德解释:“包括糖尿病在内的慢性病不是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只是需要科学把握接种时机。有基础性疾病的中老年人,如果处在急性发作期或者疾病进展期,这时候疫苗需要延缓接种;另外,有些中老年人突发急性病而且症状比较严重时,也建议缓种。”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蛇缠腰”等,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高达90%以上的成人体内都潜伏着该病毒。随着年龄增长和免疫功能下降,病毒可能再次激活从而引发带状疱疹。大约1/3的人一生中会得带状疱疹。除了给患者造成皮损,带状疱疹主要的症状是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则是最常见的并发症,部分患者还可能引起眼部的严重并发症,甚至失明。这位专家建议,中老年人群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带状疱疹。他指出,带状疱疹不是得过一次就会终身免疫的疾病,会有复发的可能。多病共患对于中老年患者群体而言,需承受的身体和心理负担会更大,也会影响到患者的家庭生活质量。
当日,在以“科学综合管理,守护糖尿病患者健康”为主题的媒体交流会上,记者了解到,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中老年群体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高。糖尿病患者可出现多种皮肤病变。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带状疱疹的风险是非糖尿病人群的1.26倍,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风险更高。糖尿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后,可影响血糖控制,造成糖尿病管理难度增加。关注糖尿病人群多病共管,远离带状疱疹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对于中老年群体接种疫苗需要注意什么?上海市浦东新区三林康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副主任医师谭琴强调了三大关键词,即:年龄、保护效力和禁忌证。“首先,年龄,不同疫苗的适用年龄不一样。其次,要关注疫苗的保护效力,通俗来讲就是接种疫苗减少疾病风险的程度,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在保护效力上是存在差异的。最后,要留意疫苗的接种禁忌,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抑制疾病患者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建议首选接种灭活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她说。
针对部分中老年人群对接种疫苗后的不良反应有所顾虑,谭琴提醒:“常见的不良反应分为局部的和全身性的。局部反应一般是接种部位的红、肿、热、痛。全身反应包括发热、没有食欲、乏力等。这些症状通常比较轻微,几天内会自行消失,无需过度担心。”(完) 【编辑:王超】 新闻结尾
沉浸于男女猛烈有遮挡免费视频带来的精彩瞬间,感受不同情感的交织与碰撞。的相关文章
七十五载砥砺奋进 外媒称赞中国书写发展奇迹的相关文章
如何全新构建现代高等教育体系?重庆大学展出珍贵史料呈现育人历史
“世遗双城”共办茶王赛:山海相合 茶旅交融
韩媒:韩政府通过涉深度伪造淫秽影像法修正案
易危物种远东苇莺首次现身湖北神农架
王恺散文集《地球上的陌生人》从真实出发抵达多元人性
两岸生命健康产业“双向奔赴” 核心仍为“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