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日本归还的朱鹮今天来到北京动物园!10月31日,日本归还的16只朱鹮空运至北京,在完成为期一个月的严格隔离检疫后,今天正式运到北京动物园朱鹮饲养基地,它们将与动物园已有的23只朱鹮一起进行饲养繁育。
朱鹮,素有鸟中“东方宝石”之称,以其稀少的数量和美丽的形态闻名于世,是全球濒危鸟类,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随着环境变化,在19世纪后期朱鹮数量急剧减少,曾一度在野外消失。
1981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经过多年考察,在陕西洋县的姚家沟发现了7只野生朱鹮,并将其中一只下巢的雄性小朱鹮送到了北京动物园饲养,并给它取名“华华”。“华华”作为中国第一只人工饲养的朱鹮,曾于1985年至1989年借到日本“朱鹮保护中心”进行合作繁殖,此后它便一直生活在北京动物园里。
1992年,北京动物园攻克“迁地保护”中饲养、存活和繁殖的三大难关,孵化出朱鹮幼雏,并经过人工精心饲养成活,且能展翅飞翔,这是人工饲养、繁殖中的重大突破。
经过几代饲养员及技术人员的精心饲养及技术攻坚,截止到目前,在北京动物园生活的朱鹮已达23只。
其中一只名为“平平”的朱鹮,已经刷新了全球最长寿朱鹮纪录。“平平”1986年出生于陕西洋县, 换算成人类年龄的话,它已经超过了100岁。
加上此次来到北京动物园的朱鹮,北京动物园已经组成了39只的朱鹮种群。
北京动物园种群管理科科长郑常明介绍:“北京动物园首次建立了朱鹮野外救护、人工饲养、繁殖育雏全链条技术体系及第一个朱鹮人工繁育种群,实现了迁地保护单位向就地保护单位的技术输出,使全球朱鹮数量从7只跃升至近万只,缓解濒危程度,成为世界濒危动物保护的成功案例。”
根据公开报道,朱鹮过去曾广泛分布于日本各地,但明治时期以后数量骤减。2003年日本本土的朱鹮灭绝,之后接受中方的提供,进行饲养繁殖。根据双方的备忘录,中方提供的朱鹮的半数子女要归还。日本归还朱鹮始于2002年3月,到2016年3月为止实施了七次,共有47只回归中国。此次为第八次归还。
在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的统筹下,北京动物园已经为16只朱鹮回到公园做了充足准备。北京动物园饲养队朱鹮班组班长毛宇介绍:“我们将它们的笼舍进行了全面的消毒清理,同时为它们准备了适口的食物。”饲料间里,饲养员们正在为朱鹮准备它们喜欢吃的泥鳅、牛肉条、面包虫。
在这批朱鹮进入隔离检疫期开始,毛宇就与它们在一起,从未分开,今天朱鹮回到北京动物园,也是由他全程陪伴。“朱鹮这种动物天生胆小,对声音格外敏感,一点小小的动静都会惊扰到它们,这一个月的时间,不仅是隔离检疫,更是通过我的陪伴,让它们能够熟悉我,我也能熟悉它们,从而减少应激,让它们能够在北京动物园更好地生活繁衍。”(北京日报客户端) 【编辑:李岩】 新闻结尾
永久免费不收费的搞鸡软件,让你轻松享受无限乐趣与创意体验!不花一分钱,尽情玩转各种功能!的相关文章
一箭六星!我国成功发射吉林一号宽幅02B01~06星的相关文章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种棉记——万亩棉田这样管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雪峰一审获刑18年
酒店民宿偷拍事件频发 专家称杜绝偷录最终还是要靠相关制度
200名澳门青年将赴中国内地考察
中国电影荣耀之夜在釜山国际电影节期间举行
外媒:时隔近10年,印度外长将再访巴基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