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大数据时代,信息在网络空间发布、传播渠道愈发丰富多样。值得警惕的是,一些敏感信息在未经脱密处理、未经风险隐患评估的情况下,通过互联网公开传播,成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获取开源情报的重要来源,对我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信息公开需谨慎
开源信息通常指公开可获取的合法信息资源,包括但不限于社交媒体帖子、网络论坛讨论、博客文章、新闻报道、卫星图像等。这些信息来源广泛,获取成本低,且往往包含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和情报,可能成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网络窃密的重要来源。
——警惕采购招标泄密。涉密采购指在采购过程中需要采取保密措施,以确保国家秘密安全的采购行为,如涉密工程建设、涉密档案数字化等。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管理缺失、工作人员保密意识不强等原因,致使采购内容、采购用途等违规公开或在公开招标文件中标注涉密技术参数的情况偶有发生,威胁国家秘密安全。
——警惕信息公开泄密。根据规定,机关单位在信息公开之前,均应当依法对拟公开的信息进行保密审查。但工作发现,个别机关单位在信息发布时,未严格履行保密审查规定,将涉密文件上传至公开网站,导致失泄密事件发生。
——警惕社交媒体泄密。当今社会,自媒体蓬勃发展,网友随手拍摄的视频、发布的言论都可能受到大量关注。个别户外爱好者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以涉密敏感禁拍区域为背景的图片博取眼球,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扰乱涉密敏感区域管理秩序,还可能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利用,对我国家安全造成危害。
泄密风险需严防
开源信息的公开性和易获取性使得敏感信息容易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所利用。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将碎片化、模糊化数据汇聚在一起,通过大数据关联分析,就可对目标实施精准、持续、稳定的信息追踪,从中获取有价值的情报,这使得保密工作面临着更大挑战,需要采取更加严密有效的措施来防止信息泄露。
——健全制度,明确责任。相关单位应建立健全保密工作责任制和保密管理制度,明确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的保密职责和权限。加强对涉密人员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严格遵守保密规定和制度。
——加强管控,严格审查。相关单位应从源头加强信息公开管控,严格落实保密审查制度,严禁公开涉密信息,实行非密敏感信息分类分级保护。网络平台应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加强信息流转全过程管理,健全内容审核机制,采编要合规、发布要脱密、转载要审核。
——提高意识,谨言慎行。广大公民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警惕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在涉网行为中保持清醒、谨言慎行,防止成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获取开源情报的源头。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相关单位及个人需强化国家安全意识,守住保密防范底线,确保不泄露国家秘密,不损害国家安全。国家安全,人人有责。广大人民群众如发现有关可疑线索,可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或者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 【编辑:于晓】 新闻结尾
欧美黑人粗暴多交的真实生活:在多元文化中碰撞与融合的故事与挑战的相关文章
和评理|一揽子政策促进回升向好,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不断迈进的相关文章
滚滚延河水 不尽为民情——从延安谱写奋进新篇感知“为人民服务”矢志不渝
中国铁路国庆黄金周预计发送旅客1.75亿人次
油画里看重庆“老茶馆” 50余件绘画作品记录城市变迁
“住在”信箱里 只有“星期七”……听孙辈追忆“两弹一星”元勋
时政现场说丨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 把丰碑立在人民群众心中
从一块田看丰收底气(把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重庆:客车检车员加强动车组检修 保障国庆假期列车安全运行
上海街艺表演十年:“艺人自治”“追求品质”“全面开花”
【百万庄小课堂】智齿应该尽早拔掉吗?
中国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严格登记审核,规范收费行为
做好经济工作需统筹考虑施策时机与实施效果
专家学者展望中国经济“增量政策”:财政发力仍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