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人物】“守庙人”尹振兴
【故事】因一款游戏,藏于山西晋城玉皇庙的二十八星宿彩塑重新进入大众视野。晋城玉皇庙始建于北宋,庙内现遗存历代彩塑284尊、壁画120平方米。饱经风霜的文物流传千年不朽,背后是无数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倾情付出。尹振兴是晋城玉皇庙彩塑壁画博物馆馆长,自从2003年来到玉皇庙,面对一度薄弱的硬件设施,他牢记“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二十余载如一日投身文保事业,让曾经破败简陋的古庙焕发新的生机。
【点评】
凤眼高挑的“亢金龙”怒目而视、长发披肩的“斗木獬”瞋视凝思、布帽宽袍的“胃土雉”捻须慈笑……玉皇庙二十八星宿彩塑神像垂眸注视着世人。二十余载光阴里,尹振兴守护着它们免受岁月侵蚀,用真情细细拂去一处处尘埃。
文物保护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修复和维护,更需要带着温度,用真心实意去对待每一件文物。尹振兴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过去,安防、消防等各类设施短缺,玉皇庙的保护工作只能依靠人力巡逻等“笨办法”。如今,有了科技赋能,文物保护条件发生了质的改变。高清晰扫描、720度全景摄影、三维数据采集等新技术,为建筑的壁画彩塑建立数字档案,助力文物永久保存、接续利用,真正让玉皇庙芳华永驻。
文物古建见证着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正是无数像尹振兴一样的文物保护工作者,凭借一腔信念在时间中“逆行”,让文明瑰宝得以更好传承。高悬太行山腰、海拔1700米的金灯寺里,唯一的守护人冯开平一干就是近30年;安徽宣城泾县,村民吴金生义务巡查古建筑、协调推动修缮保护,挽救了一大批古民居、祠堂……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日复一日巡视检查、一砖一瓦清理修复,背后是他们对文物古建深沉的爱与责任。
玉皇庙的今昔之变,折射着我国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长足进步。据统计,全国目前有不可移动文物76万多处。相较于可移动文物,众多不可移动文物分布地域广、类型多,产权情况、保存状况不一,集中保护研究、活化利用的难度更高。过去,由于条件所限,部分不可移动文物没能得到完善的保护,有的甚至被闲置荒废。近年来,从有序进行文物普查、针对性开展保护修缮,到建立文物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探索预防性保护路径,我国不可移动文物治理能力显著增强,不可移动文物获得了更有力的保护。
平衡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冷热不均”,重在建立长效保护机制。玉皇庙的蜕变,离不开尹振兴等文物保护工作者的恪尽职守,也得益于国家文物局、山西文物部门等提供的坚实支持。从做勘察设计方案到实施建筑保护工程,凝聚各方力量,才能让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形成合力。因地制宜制定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建立贯穿各层级的文物保护联动机制,文保部门、公安机关、基层单位等拿出务实举措,压实文物安全责任,才能确保文明瑰宝都得到应有的呵护。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期待更多力量投身文物保护事业,让千年文脉绵延赓续,让厚重历史绽放新彩。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15日 09 版) 【编辑:刘阳禾】 新闻结尾
欧美韩一区二区黄片中的情感纠葛与视觉盛宴,揭示欲望与幻想的交错之旅。的相关文章
“洋学生”解锁上海枫泾古镇 体验非遗之美的相关文章
“青绿”在张家界山水中翩然起舞 为游客带来文旅新体验
天渐凉心脑血管病发病风险增加 预防知识早知道
粤剧电影《范蠡献西施》广州首映 展示南国红豆魅力
福建海事局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90个水上施工作业项目停工
长三角铁路迎国庆假期返程客流高峰
从祭孔典礼到书市 杭州孔庙穿越千年展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