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专家视点】
作者:冯大力(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只有连续不断地培养出适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各得其所地配置好人才资源,适时适当地激励创新人才,才能有效推动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
既要自主培养,又需积极引进
充实、壮大适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队伍,既要自主培养,又需积极引进。
坚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急需人才。第一,以创新为引导,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第二,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要以创新思路着力培养优势学科,支持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鼓励师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习惯,鼓励师生结合实践大胆创新。第三,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通过实践检验所学知识的真伪,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发现问题、获得真知、提升能力。
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引进各类急需的适用人才。完善人才有序流动机制,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高效配置。深化东中西部人才交流与协作,优化配置人才资源。各地要立足自身实际积极引进、适配适用创新人才,并以引进的人才为中心构造科研平台、创业平台、产业平台、创新平台,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创新创业高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协调发展高地。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挖掘创新人才的潜力,更有效地为创新产品找到更多应用场景、为创新企业提供人才支撑。
营造良好生态,健全评价体系
无论是自己培养的人才,还是对外引进的人才,都需要拥有科研自主权,都需要公开、公平、公正和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
因地制宜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生态。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和人才的个性化需要,完善制度设计,制定配套政策,搭建相应平台,保障人才没有后顾之忧。
充分放权,尊重创新人才的自主权。坚持为人才松绑、向用人主体授权,营造有利于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能的环境。为人才松绑,就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发展规律和科研规律,赋予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让他们尽情释放才华和能量。向用人主体授权,就要结合实际依法授权,把应该下放的权力全部下放,把不该干预的手坚决收回来,充分尊重、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自主权。
建立健全符合实际的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要“破四唯”,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创新能力是人才的硬实力,创新的质量、实效、贡献是评价人才创新效果的硬指标,对人才的评价要同时兼顾这四项指标。人才评价要实行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公平、公正地评价个人在团队中的价值和贡献,以及团队的价值和贡献。
激励各类人才各尽其能
干事创业的平台,是人才与事业双向成就的凭借;对知识、技术等智力价值的肯定与奖励,是对人才的显性褒奖和激励。干事平台、事业召唤和物质奖励,是对人才的基本激励手段。
打造干事创业的平台,用事业召唤激励人才。一方面,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完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政策,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力度,为创新人才顺利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支持。另一方面,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实际需要和人才禀赋优势,建立供需配套的研发中心、环科研协作平台、特色产业园区,配套建立人才金融服务机制、政策支持体系,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的生态化耦合,实现人才与其他要素、环境、生态的协同和共赢,为人才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生态。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知识、技术、管理等劳动力要素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一方面,完善科技人员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由市场对创新能力、创新绩效进行评价的机制。另一方面,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拥有更大自主权,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制度,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
《光明日报》(2024年10月22日 05版) 【编辑:王超】 新闻结尾
欧美色图亚洲专区:精彩照片合集,展现多元文化魅力与视觉冲击!的相关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京隆重举行的相关文章
鲜花簇簇致英雄:广州多地举行活动缅怀革命先烈
探寻广西桂林回族乡潜经村“民族团结”的幸福密码
马耳他大学孔子学院点亮马耳他彭布罗克市社区中国文化之夜
最高检对内蒙古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杜梓作出逮捕决定
西安市首届跆拳道公开赛举行
华人医生王明旭:冲破黑暗的“追光者”
甘肃临夏“石榴花开”研学之旅: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
福建厦门着力打造涉台海事争议解决“优选地”“首选地”
隆基出席2024年纽约气候周: “绿电”+“绿氢”助力全球“零碳”发展
纳斯鲁拉身亡后,谁将成为黎真主党下一任领导人?
台风“普拉桑”继续影响江浙沪皖等地 中东部大范围降温派送中
9月秋台风频刷“存在感”?专家分析秋台风缘何“扎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