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24个试点城市支持建设39个智能建造科创平台
“中国建造”更智慧、更高效(经济新方位·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文具盒大小的北斗高精度卫星定位接收机,可实现“600米高度、2毫米误差”精准定位;机器人给建筑做“B超”,能将模型、图纸原位置投影到工地,辅助检查施工质量、校准机电管线位置;云端建造工厂集成起重机、料场等,最快4天能施工一层……科技创新,让“中国建造”更智慧、更高效。
2023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约为31.6万亿元,吸纳就业超5000万人。行业规模持续扩大,但工业化、信息化水平较低,仍存在生产方式粗放、劳动效率不高等问题。
发展智能建造,是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有效拉动内需、培育经济增长点的有力抓手。
2020年,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初步建立,产业基础、技术装备、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建筑安全质量水平全面提升。2022年,住房城乡建设部选取24个城市开展智能建造试点,积极探索建筑业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深圳初步形成模块化建筑、建筑产业互联网等6项创新产业布局;武汉发挥大型企业、科研院所集聚优势,研发应用造楼机、架桥机、筑塔机等一批智能建造技术产品;合肥对建筑企业投资智能建造相关软件研发、设备采购、信息技术服务给予资金奖励……
此外,试点城市出台支持政策,将500余家企业纳入智能建造骨干企业培育名单,支持有关单位启动建设39个智能建造科技创新平台,公布758个智能建造试点示范工程项目。99所高校开设智能建造专业或方向。
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智能建造、绿色建造、装配式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统筹设计、生产、施工各环节,带动建材、建筑设备、部品部件等全产业链协调发展,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维护。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06日 03 版) 【编辑:曹子健】 新闻结尾
体验全新男生和女生日逼软件,让你尽享无距互动新方式,邂逅真挚情感!的相关文章
八年来增长44倍 截至2024年7月中国开放的有效数据集超37万个的相关文章
一脉传“城” 盛世莲开——2024京澳双城影像展在澳门开幕
墨西哥一市长上任不到一周被谋杀
古都洛阳多元发力文旅产业 打造“现代唐风”城市风貌
广西罗城:田园“丰”景入画来
【青春华章】了不起的青春|“吊环王”刘洋:坚持走这条路 我是不会回头的
北京雨后现晚霞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