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中新网太原12月2日电 (吴琼)坚持源头减量、资源利用、绿色发展,以技术创新为先导,拓展产品种类,拓宽市场销路,提升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化利用水平……当前,山西省朔州市,提高固废综合利用率,助推绿色低碳发展。
12月2日,在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朔州市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固废利用情况。
朔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秀玲介绍,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和全国重要的煤电生产基地,近年来,朔州年均生产原煤2亿吨以上、发电620亿度以上,年均产生煤矸石3300多万吨、粉煤灰1000多万吨、脱硫石膏130多万吨,迫切需要发展综合利用产业,消纳工业固废。
作为工信部确定的全国首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朔州连续举办11届国际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大会,建成煤矸石高值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省新型功能炭材料工程技术中心、晋坤双碳产业研究院,为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综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目前,朔州市建成3个特色固废园区,投产煤矸石综合利用企业86家、粉煤灰综合利用企业73家、脱硫石膏综合利用企业11家,产品拓展到7大领域、200多个品种,形成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制材、粉煤灰综合利用和脱硫石膏综合利用四大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集群,走出“煤电固废—资源化再利用—新型材料”的产业化发展路径,年均消纳煤矸石2100多万吨、粉煤灰1000多万吨、脱硫石膏130多万吨,固废综合利用率由“十二五”末的不足40%提高到73%。
“下一步,朔州市将争取到‘十四五’末当年新增工业固废全部消纳。”吴秀玲说,为此,该市将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借助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大会平台,发挥山西工学院、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作用,以朔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晋北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研发中心、晋坤双碳产业研究院为依托,探索建立多模式产业创新联盟,开展固废综合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推广应用。
此外,优化产业布局,结合实际出台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加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标准体系建设,构建良好产业生态;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改造提升传统固废综合利用产业,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形成上下游产业紧密衔接的产品链,提升行业综合竞争力。(完) 【编辑:李岩】 新闻结尾
欧美精品亚洲日韩aⅴ高潮的激情:在欲望与美感交织的世界中追寻极致快感与推动力的相关文章
财政部:2024年安排新增专项债券3.9万亿元,为历次规模最大的相关文章
新疆独库公路进入“冬歇期”
多种财政政策工具强信心,足够韧劲!信息解读→
大家的家·南昌永叔路城心社区主办 “我和我的祖国——长者合唱比赛”
2024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国际智能育种峰会召开
清华大学“江村学者计划”支队到香港考察 了解香港城乡融合发展
纳斯鲁拉身亡后,谁将成为黎真主党下一任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