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中新网北京11月10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近期出台的一系列增量政策措施,为促进消费提供了强大动力,为缓解企业的一些困难提供了有力助力。”
11月5日至11月6日,由国务院参事室主办的2024国是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参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杜莹芬接受中新财经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杜莹芬认为,当前工业企业面临着诸多压力,西方国家逆全球化贸易政策对我国产业造成了极大冲击,提高了我国工业产品的出口成本。国际地缘政治带来国际海运成本攀升,铁矿石、原油等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
“成本上升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对微利企业而言,可能直接导致企业亏损、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甚至面临破产风险,或还会引发企业间恶性竞争。”在她看来,除了成本问题,一些企业还面临融资难、融资贵以及账款回收等问题。
9月下旬以来,官方一揽子增量政策措施加速落地,极大提振了市场信心。股市回暖上涨,楼市活跃度增加;国庆假期文旅市场持续火热,新业态新场景不断涌现,改变了过去“旺丁不旺财”的现象;重要生产资料价格止跌上涨,释放出经济发展逐步向好的积极信号。
杜莹芬称,随着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陆续落地组合发力,推动经济向上向好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市场预期逐步改善,投资和消费信心不断确立,经济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有力缓解工业企业压力。
杜莹芬认为,下一步,要进一步化解工业企业遇到的压力,需要做好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入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并通过加强宣传力度、建立政策长效机制等,保障产业运行的稳定性、可连续性,降低企业产能放空风险。
二是加快内需政策的落实,强化市场信心。通过稳预期、稳市场、稳就业等举措,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增强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同时,继续推行减税降费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金融支持,并健全征信机制,重点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稳定企业投资预期。
三是继续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开拓新市场,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工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四是要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同时兼顾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相结合的方法来淘汰落后产能。杜莹芬表示,“政府要给予传统产业必要政策支持,依托数字化赋能技术,合理安排优质产能释放的路径和低效率产能退出的机制,不断提高传统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循序渐进地促进传统产业实现全面转型升级。”(完) 【编辑:付子豪】 新闻结尾
父亲缓慢而坚定地进入的小说网站,揭示了亲情与梦想交织的感人故事。的相关文章
持续升温!“新中式”旅游、乡村游带你看国庆热门打卡地的相关文章
李强会见老挝国会主席赛宋蓬
“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引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纪实
中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03星
2024年全国轮椅篮球锦标赛在广东清远开赛
中国首个深水油田二次开发项目投产
湖北房县:小快递激发乡村大市场